內容行銷的三大迷思Day 2
在網路發達的世界,很多觀念大家都聽過,都「好像知道」,但其實誤會很深。每過一陣子就會有人問我有沒有在「做SEO」,但大家不知道那些立即見效的「做SEO」方法是多麽危險的一件事。套句本書作者的話,「有些專家總是聲稱自己掌握某種提升Google排名的秘辛,但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,試著鑽Google的漏洞無法建立長期、永續的流量。使用正確的方法經營內容,比那些複雜的要死的秘辛簡單的多。」
我也曾經研究不少Black Hat的SEO作法,但是後來都只採其精華,不在細節上鑽牛角尖了。我跟這本書的作者一樣,都認為排除迷思,用正確方法持續經營才是成功SEO的關鍵。
迷思一:內容行銷一定要「很有內容」
「內容」這個詞,會讓人有種誤會,覺得內容行銷一定要很有「內容」,要有很多實用的資訊。但其實在現在知識如此爆炸的時代,實用的內容不一定很有價值。那些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內容,才是珍貴的。大家之所以專注你,不是因為你提供的資訊很實用,而是你能在這些內容上,加入一些你的特色。只要能夠在利用別人的內容,加上一點點自己的註解或是故事,那這就是很理想的內容了。
迷思二:內容行銷很花時間
創作一個全新的作品要很花時間的事情,然而二度創作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製作出來。內容行銷有很多種做法,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,可以多利用別人的素材借題發揮。要做好內容行銷,紀錄更勝於創意。你不太可能每天都超有創意,但你可以將每天的生活做紀錄,同時融入一點你想傳達的理念,就是好的內容了。例如我每天寫書摘,就是一部分紀錄自己的學習歷程,加上一部分的自己的想法,偶爾搭配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或對話。對於內容行銷而言,持續經營比有創意還要重要多了。
迷思三:內容分享會讓大家都把你的技術學去
上次有個長輩問我:「你這樣分享知識,會不會被人家通通學起來,最後就超越你了?」
我跟他說,知識不像鈔票,用完就沒有了。知識的力量,不是在於知識本身,而是在於一個人如何運用這些知識。當我天天逼自己學習,逼自己寫作,讓頭腦動個不停,我自己絕對是獲益最大的。以前,我有很多操作內容行銷的理論;現在,當我將這些理論實際使用出來時,我才在這些理論之上,又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。
#本週為內容行銷週
想看Day1內容請點此:
https://goo.gl/A7xH1q
書名:為什麼粉絲都不理我 − 不花廣告費的內容行銷實戰手冊
#一日一書摘